五月二十二日清晨,承執行委員會主席劉業成先生委派,相約委員呂貴海先生於深圳國際機場,啟程前往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馬場鄉野寨村展開為期三天之希望工程考察。是日,天色昏暗,微雨,而氣象報告預測未來幾天貴州省天氣是雷暴多雨。
航機早上七時三十分於深圳準時起航,並於九時安全抵達貴陽市國際機場。出閘時,天氣晴朗,陽光普照,仿似迎接我們作此善舉似的。當時廳長級官員呂虹女士與其他人員已在機場等候,極表誠意,並親自接載我等午膳於遵義市。途程中,同行委員呂貴海先生希望於行程中順道探望一名七年前車禍傷殘的女童,該女童名陳甜甜,現年十一歲,在當年車禍中輾斷右腿,她父母在領取車禍保險賠償後,逃避家長責任遠走他方,至今下落不明,此後該女孩成了傷殘孤兒。
我在場見證此女孩的情況,霎時間淚如泉湧,而盈於睫,但是此刻,衆領導在座之際,唯有強忍淚水;心想,為什麼這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身世是如此可憐?細想我等家裏的小公主們也是活潑可愛、調皮淘氣,唯父母愛護之心與此等小孩子們,簡直是雲泥之別;但說回頭,這女孩的際遇只是冰山一角,讓我等親眼目睹罷了。現時小甜甜的生活費,由本會軼名董事及遵義市電視大學校長資助,中、小學學費亦由國家支付,而我也感動地於衆領導前承諾負擔小女孩未來大學的費用,希望對她的教育盡一點綿力。
次天行程從貴陽市出發往晴隆縣再轉乘四驅車在顛簸的爛泥路上向野寨村進發,此程山路崎嶇陡峭,路陷,沙石滿途,路窄多彎,沿途沒有安全石壆,並且雙線行車,乘車感覺就像在懸崖峭壁邊上跳彈床一樣。
五十分鐘後到達海拔一千四百公尺高山上的野寨小學,一所兩層高的建築物在眼前,沒有校名,只有一截新建的圍牆,破損的籃球架,骯髒簡陋的厠所,其他周邊連圍牆都沒有,教室內設備簡單,全校殘破不堪,也沒有水源及電力供應。
巡視當日正是上課時間,我們除了看到三個教學班在上課之外,更震憾的是多名彝族小孩子,身上穿着髒黑的衣服,臉兒及手腳也是黑黑的,原因是高山嚴重缺乏水源,全村無水所致,而政府供應的水源也僅足夠作飲用及燒飯的用途。
在瞭解這些小孩子為什麼沒有上學的同時,同行人員告之,他們是彝族人不懂普通話,學校也沒有資源聘請勝任的老師授課,所以他們也只是跟隨年長的兄姊到學校玩耍,日後才可安排上學。正當呂先生與我分別忙於視察學校設施時,教育局領導建議我們參觀另一所學校,說比這所破舊學校更需優先處理,於是我等再轉往山下另一所名為「院子小學」的學校。這所小學的破損殘舊程度比野寨小學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設施只能容納三十八名一年級學生,二年級以上的班級即是七歲大的兒童要從危險崎嶇的山路,爬上高高的山頂上另一所小學上課,途程要六十分鐘,下雨天更要雙倍時間。
根據教育局建議,如果「院子小學」得到援助,可以增設二年級及三年級課程,學校人數可以增至一百二十人,到時這些七至九歲的學童便不需攀山上學,時間與安全也較為保障。在與教育局負責人商討後,他們有感希望之友教育基金會的誠意,也願意另撥資源與我會合作維修加建,並由原先要求的一所小學增至兩所 ---「野寨小學」和「院子小學」,期望工程可於雨季前完成,並於新學年啟用。
三天行程中,我與呂貴海先生亦先後走訪了多間學校,其中兩間由希望之友教育基金會捐建的鳳凰小學和巫仰小學,所到之處,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兩所校舍至今保養良好,管理完善,師資優良盡責。亦看見巫仰小學學生上學時使用我會修建的混凝土小路,至此可以看到預期的助學成果。
總括此行,效果顯著,雙倍達標,也見證咫尺天涯,內地悲苦貧困的實況,希望國家富強的同時,可以增撥資源,幫助這些苦難同胞,也希望我們生活於香港,美滿幸福的同時,亦可協力援助這些貧苦大眾,則感恩不盡了!
希望之友教育基金執行委員會委員區永文 |